12月23日上午,武汉城投余家头水厂升级改造项目现场,随着施工人员将最后一方混凝土入模,该厂新建的净水工艺综合体结构顺利完成封顶,这是湖北省单座规模最大的净水工艺综合体。
◎净水工艺综合体结构封顶
余家头水厂于1982年建成投产,目前日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,服务人口122万人,是武昌片区联合供水格局中的关键环节。2023年,武汉城投水务集团启动对余家头水厂的升级改造,保留水厂现状净水构筑物规模10万立方米/日,全面更新老旧构筑物和生产设备,扩建净水工艺30万立方米/日,同时新建40万立方米/日泥处理工艺和废水回收工艺,实现生产废水“零排放”标准。
余家头水厂净水工艺综合体规模30万立方米/日,包含网格絮凝池、斜管沉淀池及气水反冲洗滤池工艺单元,能最大限度节约土地,有效提高管理效率。该综合体打造了武汉市首座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字梁屋盖的絮凝池,解决了传统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屋盖梁过高、工程造价高且施工难度大、耐久性不足等问题。
走进施工现场,从拥有人脸识别技术的“实名制管理”通道,到现场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,智慧科技运用随处可见。项目依托高精密传感器与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,通过传感器技术、数据采集技术、数据处理技术、无线传感网络等数字手段,实现对塔吊作业全过程、全动态监控,构建起严密的塔吊安全监控网络。项目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的优势,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沉降、支架变形及立杆轴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,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。
项目建设中应用太阳能路灯、太阳能感应报警器、扬尘检测与喷淋系统联动、扫地洒水智能一体机、智慧水表等设备和技术,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和质量,更在节能减排、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树立了标杆。
“我们不仅是对原水厂生产能力的简单扩容,更是对水厂安全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‘焕新升级’。”项目负责人陈伊帆介绍,在余家头水厂的升级改造过程中,注重以绿色、环保、科技、智慧的高标准安全有序推进。新建的110KV变电站是武汉城投水务集团首座水厂全户内智能化变电站工程,其采用一体化监控系统,通过系统的集成优化,实现了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、存储和展示,具备运行监控、操作控制、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报警、运行管理及辅助应用等功能,在供电安全、运行效率、降低成本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。目前正在紧张调试中,为余家头水厂升级改造工程投产后提供关键性电力保障。
该项目全部投产运行后,将大幅增强余家头水厂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为构建武昌地区安全韧性的现代化水网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。